聚合氯化鋁處理污水時起泡由以下原因引起:
一、污水特性
含有表面活性劑:
一些污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劑,如洗滌劑、乳化劑等。這些表面活性劑會降低水的表面張力,使得在處理過程中容易產生泡沫。
例如,生活污水中含有來自家庭清潔用品的表面活性劑;工業(yè)廢水中,如印染、制藥等行業(yè)的廢水也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劑。
高有機物含量:
當污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時,在處理過程中有機物會發(fā)生分解、發(fā)酵等反應,產生氣體,從而導致起泡。
例如,食品加工廢水、造紙廢水等含有大量有機物,容易在聚合氯化鋁處理時產生泡沫。
二、聚合氯化鋁的影響
投加方式不當:
如果聚合氯化鋁投加過快或不均勻,會導致局部濃度過高,引起劇烈反應,產生泡沫。
例如,直接將固體聚合氯化鋁大量投入污水中,而沒有進行充分溶解和均勻投加,容易引發(fā)泡沫問題。
與其他物質反應:
聚合氯化鋁與污水中的某些物質發(fā)生化學反應,產生氣體或改變水質特性,從而導致起泡。
例如,當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鹽時,聚合氯化鋁中的鋁離子與碳酸鹽反應,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,形成泡沫。
三、處理工藝因素
攪拌強度過大:
在處理過程中,如果攪拌強度過大,會使空氣混入水中,形成氣泡,再加上聚合氯化鋁的作用,泡沫會更加穩(wěn)定。
例如,在使用攪拌器進行混合反應時,過高的轉速會導致大量空氣被卷入水中,增加起泡的性。
溫度變化:
溫度的變化也影響泡沫的產生。例如,在某些處理工藝中,污水的溫度升高會使表面活性劑的活性增強,或者加速有機物的分解反應,從而導致起泡。
另外,溫度變化還影響聚合氯化鋁的水解反應和絮凝效果,間接影響泡沫的產生。
四、解決方法
調整污水預處理:
對于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劑或高有機物含量的污水,可以考慮在進入聚合氯化鋁處理環(huán)節(jié)之前進行預處理,如沉淀、氣浮、生物降解等,去除部分易起泡的物質。
例如,通過氣浮法去除污水中的油脂和部分表面活性劑,減少后續(xù)處理過程中的泡沫產生。
優(yōu)化聚合氯化鋁投加方式:
確保聚合氯化鋁的投加均勻、緩慢,可以采用溶液投加的方式,并通過計量泵等設備控制投加速度。
例如,將聚合氯化鋁先溶解成一定濃度的溶液,再均勻地滴加到污水中,避免局部濃度過高。
調整處理工藝參數(shù):
降低攪拌強度,避免空氣過多地混入水中。同時,根據(jù)實際情況調整處理溫度,避免溫度變化對泡沫產生的不利影響。
例如,適當降低攪拌器的轉速,減少空氣卷入;對于溫度敏感的處理過程,可以采取保溫或降溫措施,穩(wěn)定處理條件。
添加消泡劑:
在必要時,可以添加適量的消泡劑來消除泡沫。消泡劑可以破壞泡沫的穩(wěn)定性,使泡沫迅速破裂。
例如,選擇適合污水處理的消泡劑,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處理系統(tǒng)中,有效地控制泡沫的產生。
聚合氯化鋁處理污水起泡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,需要根據(jù)具體情況進行分析,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,以確保污水處理過程的順利進行。
